|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诚勿扰:剩女阴谋论

2010-08-06 23:45:40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2010-06-02 17:27:53 来源: 新民周刊(上海)  公园的“相亲角”里,处处是女方父母的焦灼面孔,甚至出现了“90后”女孩的父母。她们,刚刚还在过“六一”节呀,转眼就成“剩菜”啦?

剩女也疯狂:想说就说,想灭就灭

新民周刊2010021期封面:剩女阴谋论

剩女也疯狂:想说就说,想灭就灭

剩女阴谋论

“男生就像大食堂的菜,虽然难吃,但是……去晚了居然还就没了!”

嬉笑中的辛酸,是所有“剩女段子”的特色。谁都知道中国男多女少,可剩女还就成了时代热词! 公园的“相亲角”里,处处是女方父母的焦灼面孔,甚至出现了“90后”女孩的父母。她们,刚刚还在过“六一”节呀,转眼就成“剩菜”啦?

试问:是谁到处张贴“剩女”的标签?是谁把少女甚至幼女鼓噪得心急火燎?又是谁看准了这个群体的巨大商机,开始合谋“消费”剩女?

洞穿阴谋,方得解脱


非诚勿扰,剩女为王

剩男剩女们,去参加相亲节目吧,为的不是赶紧把自己嫁出去,而是继续把自己“剩”下来,让观众来消费剩女。待字闺中又如何?

记者/何映宇

《非诚勿扰》一次次演绎女性的胜利!

每一期看她们花枝招展地出场,然后用机关枪般的毒舌扫射男嘉宾,灭你没商量,看着男嘉宾一个个血染疆场,此时的你,是该为女性喝彩,还是为男性哭泣?

圣女无敌!从妻妾成群男尊女卑趾高气扬到现在初夜无罪豪宅有理,男性在传统婚姻中的地位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女性,可以像挑选货品一样对男嘉宾品头论足。男性,则是女性犀利打击的消费品和牺牲品,《非诚勿扰》让女性很爽,男性很慌,女权时代,圣女当道。

圣女,也是剩女。心高气傲,俯视芸芸众生,再海选,也是一路灭灯,自然高不成低不就。《非诚勿扰》女嘉宾中的大多数绝不是些没人要的货色:马伊咪是校花,闫凤娇曾获瑞丽第七届封面女孩大赛季军,韦敏在参加《非诚勿扰》之前就已是网络红人,2009蜂鸟网模特大赛冠军,那笛在模特界的名气更是不小了,从第一期到第二十期,16次成为心动女生的潘奕也做过网拍模特,刚刚上场的陈怡凡曾获得2003年鲜橙多“魅力之星”冠军,还有最具话题性的马诺,平模……见鬼,这么多征婚的原来都是模特,找来的男嘉宾却常有贼眉鼠眼搞笑逗乐之徒,两相对比,更显出女嘉宾的靓丽动人“温柔贤淑”。也许吧,太优秀了,才肆无忌惮出口伤人,才恨其不幸怒其不争。最后剩而又剩,即使如马伊咪与长发男般配对成功,也让人怀疑是不是主办方的特意安排预编剧本?

网友“哥只是个传说”一语道破天机:“她们要的是上帝。”

第一代剩女:愁嫁女青年的春天

电视相亲节目并非《非诚勿扰》的首创。

第一代勇敢走上荧屏的剩女是真正的剩女。单身男女上节目,看得出,心情迫切地要结束单身生活。在新派交友“连续剧”火遍中国之前,旧派琼瑶式的“言情剧”当然也曾创下收视奇迹。

十多年前,《玫瑰之约》《非常男女》《相约星期六》……一大批电视相亲节目红极一时。一天之内,老大难问题的男男女女既上了电视露了脸,又可以与心仪的异性牵手成功,岂不一举两得?许多愁嫁女青年寄希望于电视征婚,浪漫爱情的春天因电视而精彩,报名踊跃,收视率自然也是节节攀升。

可是真人如果不秀,此类节目的热度就会迅速消散。2003年9月,先是开播5年的湖南卫视《玫瑰之约》宣布因样式老化、收视率下降等原因而停播整改,竟然成为湖南卫视建台以来第一个“下岗”的节目。无独有偶,台湾地区由胡瓜和高怡平这对黄金搭档主持的《非常男女》也在同年停播,原因和《玫瑰之约》差不多。虽经多次调整,收视情况仍毫无起色,遂被制片方毅然取缔。短短几年时间,停的停关的关,只有一个《相约星期六》开播那么多年还在不温不火地坚持着。

是剩女都找到了归宿,还是剩男们都已移情别恋?

问题可能还是出在观众上。《玫瑰之约》第一次停播整改,主要原因就是温吞水似的相亲节目的主体观众群是消费能力低下的中老年人,因而引起广告商的不满。男女相约,问一下无关痛痒的问题,说一些初次见面的客套话,做一些可有可无的游戏,男女嘉宾,除了OL,就是眼镜男,新鲜感一过,自然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形同鸡肋而已。

当年,《玫瑰之约》是从“星本位”的电视节目让位给“民本位”的电视节目,在一个充斥着领导、名人和明星的中国电视体系中,突然闯入了这么多普通老百姓,犹如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和《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纪录片编辑室》等关注民生的纪实类节目一起,共同撑起一个“公民意识大发展”的时代。

但如今,这一类的“平民意识”大家早已司空见惯,在唯收视率大旗挥舞之下,“民本位”又悄悄开始向“星本位”转移。《非诚勿扰》在节目设置上有一个非常大的特色(或者说漏洞),这就是铁打的女生流水的男,男女平等的天平一下子失衡,女强男弱的局面是《非诚勿扰》栏目设计所决定的。一个个刀子嘴不见得豆腐心的女嘉宾令多少男嘉宾伤痕累累灯灭离场?于是,愁嫁女摇身一变,成为恨嫁女,剩下来吧,别慌,剩下才是王道,就像马伊咪的红,当然是因为她在第一批女嘉宾中“剩”到了最后。很自然的,很多美女“主动剩下”,让人怀疑她们上节目的初衷究竟是上镜走红还是交友婚嫁。

新一代剩女:想说就说,想灭就灭

“我不喜欢麻杆腿。”

“我觉得你长得很像犀利哥。”

“脑抽。”

昏倒,就是超级帅哥赵云、罗成到了这舞台,估计也要给批得体无完肤,因为他们有白马,但是没“宝马”,还喜欢打架,没有安全感。

但这,恰是《非诚勿扰》爆红的撒手锏。正儿八经温文尔雅的没人记住,毒舌出位嚣张跋扈赤条条上阵无牵挂的,却红得发紫。在这个秀场上,价值观居然如此被颠覆,甚至有“令人发指”的感觉。

“超级女生”比赛的口号是“想唱就唱”,“非诚勿扰”的潜台词应该是“想说就说”,女嘉宾们口无遮拦,拿光头开涮抑或笑话乐嘉“羡慕嫉妒恨”。男嘉宾也可以勇敢地站出来当面质问马诺的虚伪和拜金,直至马诺尴尬离场。主持人孟非接受采访时说:“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非诚勿扰》首先是娱乐节目,娱乐的意义要远远大于“观点”和“权利”。在制作人看来,好看才是硬道理吧。沪上知名娱记项斯微是春节后回到上海的第一天开始看《非诚勿扰》的,此人阅片无数,能进入法眼的电视节目可不多。结果,她喜欢上了这档节目,她对本刊记者说:“老实说,女嘉宾刻薄得都还挺自然的,比《我们约会吧》抓得住要点。我尤其喜欢听有时候节目现场传出的她们彼此间窃窃私语的那些话。”

“刻薄得挺自然”,真是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评价。江苏卫视“婚托说”早就传得昏天黑地,但是从每一期呈现给观众的内容来看,比那些胡编乱造的电视剧实在是要真实自然得多了。除那笛站出来选择救援队队员、夸张搞笑的翔总、李海宁桥牌、对马诺一往情深的菊花男,以及刘丞的重新回归等几期值得推敲之外,大多时候,整个节目都显得非常流畅,真伪莫辨。

对于备受争议的《非诚勿扰》,项斯微的立场恐怕能代表很多年轻女性的态度,有力挺,但也有迷惑:“电视提供相亲的舞台当然不能避免找托的嫌疑,剩女文化值得大作特作,是社会趋势。不过我有个朋友比我愤怒多了,他不在乎黑幕说,觉得这个节目的看点其实是真人秀,不是相亲。但是马诺离开的那集他彻底怒了,我很无语……其实我觉得马诺挺可爱的,应当允许他人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哪怕她是为了走红,这也是选择)。不过,后期到了闫凤娇的艳照门事件,就让我反感了。”

真实与虚构

时代真的变了,1980年代,格非、马原、孙甘露成为争议的焦点,但格非们的立场是完全先锋知识分子的立场,他们的反抗姿态是通过晦涩的欧化语言和叙事的虚无迷宫体现的。然而,现在85后、90后的年轻人没有那么复杂,他们敢想敢做,板砖与子弹群飞,初夜共艳照一色,共同构造起一个虚虚实实变幻莫测的剩女相亲世界。

不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剩女,只要她们走出了电视征婚这一步,注定成为电视消费品,作秀的嫌疑当然是摆脱不了的。很多人质疑《非诚勿扰》舞台上那么多漂亮女嘉宾,二十二三岁,年纪轻轻,打扮入时,追求她们的男士恐怕都能编成加强连了,她们还需要征婚?!

在东方卫视《幸福魔方》研讨会上,上海大学顾骏教授为《非诚勿扰》节目大声辩护:“现在我最看好的节目就是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我看好它什么地方?就是它不单纯地强调一般的真实,而是从中可以体现逻辑的真实。你会在这个节目看到他们选上的各种各样的人物,我关注他们选人的时候,非常注意把各种类型的人选上来,正是这种选择的多样化让你感觉到真实。”

顾骏认为即使是标榜真实的纪实类节目,它们的真实性同样值得怀疑。人们在镜头前和在真实生活中说话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因为《非诚勿扰》可能加大了策划的内容而否认其“逻辑上真实”。有时候,这种真实比复原现实更有代表性。

虽然模仿的是Fremantle公司的模板,但是《非诚勿扰》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而能从激烈竞争的中国卫视大战中杀出一条血路。截至5月16日27期,《非诚勿扰》以4.23%的收视率刷新省级卫视收视的最高纪录,也是5年来中国省级卫视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峰值,仅次于中央一套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

人家凭什么?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有孟非睿智巧妙的串联、乐嘉的煽风点火岿然不动、VCR中损友的点评爆料……各种因素串合使得《非诚勿扰》甚至火到了美国。虽然顾骏说他欣赏《非诚勿扰》“不是欣赏那几个小妞,而是欣赏选来的那些男人,那些男人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几个小妞,无所谓。”但是我们注意到,即使在女嘉宾中,她们的多元性也是如此明显。既有貌美如花如韦敏、沈薇、薛璐者,也有心宽体胖的王璞、柳文静,母女档,混血女萨莎、吴美廷、乃至玉女变“欲女”的闫凤娇,cosplay,厨娘装,很萌,很童话的,很犀利的,不断地制造消费剩女的话题。后闫凤娇时期,最红的大概是1号中性女谢佳,先以中性理性形象博得大众好感,继而网上爆出她是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在江苏卫视学习娱乐节目策划,可能是婚托,第三季是同性恋的怀疑,第四季是妩媚S照,正如孟非在某一期节目中所标榜的:“我们的女嘉宾是连续剧,男嘉宾是系列剧。”

《非诚勿扰》简直就是以剩女作为诱饵,作为节目收视率的催情剂。而女嘉宾的心思则很明显: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豁出去了也要做剩女。

跟风成堆,优劣互现

想红,靠相亲。

长期关注中国娱乐现状的专栏作家指尖沙对本刊记者说:“我觉得现在的85后女孩比姐姐一辈更有‘剩女危机感’,许多女孩25岁还没结婚就开始焦虑,她们这一代更羡慕早婚而不是做独立女人。但我并不觉得《非诚勿扰》走红的那些女嘉宾有‘剩女危机感’,她们是准艺人,上节目是奔着‘事业’而不是‘家庭’。闫凤娇们只是没有富家女背景的帕里斯・希尔顿。”

以前相亲节目最大亮点就是牵手速配,干柴烈火一点即燃。《非诚勿扰》不同,它是拒绝、灭灯,剩女由此炼成!她们之所以现在还处于空窗期,除了婚托作秀的因素之外,绝对是眼界太高,以前说“浓缩的是精华”,现在我们得说“剩下的才是精华”。所以,在《非诚勿扰》的舞台上,男嘉宾必须强大到具有过关斩将的能力,身材高、收入高、体格健壮如甄子丹,面貌清秀如吴尊,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从选择和拒绝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年轻人婚恋观的变迁。网上网下就双方雷人语录的激烈辩论中折射的,是几代人对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价值观的思考,在娱乐的表象之下,这档节目,不可谓不深刻地反映了现实。

《非诚勿扰》一火,各大卫视纷纷推出电视相亲节目。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安徽卫视《缘来是你》、山东卫视《爱情来敲门》、东方卫视即将推出的《百里挑一》,匆匆上马、优劣互现,可是对《非诚勿扰》似乎尚未构成威胁。原本唯一能与《非诚勿扰》抗衡的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则以正统自居,不肯放下架子,终于在闫凤娇事件后彻底败下阵来。网友“lvanshihang”对《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的点评可谓一针见血:“看完了每一期《非诚勿扰》,有时间又去看《我们约会吧》,结果是一集没看完就关了。个人觉得从舌战精彩程度、场面设置、主持人风格等各方面,《非诚勿扰》更胜《我们约会吧》一筹。《我们约会吧》男嘉宾多于女嘉宾,每位女嘉宾出场后,一圈男嘉宾对女嘉宾横挑鼻子竖挑眼:每个男嘉宾据一小吧台细察女嘉宾,出于怜香惜玉不好对女嘉宾说出格的话,有的端着捏着不大气,仿佛在看正大综艺。女嘉宾舌战四方,难免底气不足而怯场,论战分心,何谈选择如意郎君?孟非乐嘉一热一冷、一近一远、一唱一和,左右支着,全场串联,加之剪接精当,使得整个节目珠玑遍布,可圈可点,一小时左右的时间只觉得过得太快。说到剪接,看了楼主提供的一段观众现场录制的马诺受气退场的视频,比起剪接后的节目,没了那种令人窒息的紧张。还有现场配音,每段音乐都非常好。音乐渲染场面,剪接突显情节,种种不确定,种种期待使《非诚勿扰》的舞台更见精彩。”

曾经的种种选秀节目因为审美疲劳而后继乏力,相亲节目就乘势出击,在短短三个月内不仅登上中国电视节目收视率冠军的宝座,而且竟高出第二名180%,并将常胜将军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拉下神坛。所以,剩男剩女们,去参加相亲节目吧,为的不是赶紧把自己嫁出去,而是继续把自己“剩”下来,让观众来消费剩女。待字闺中又如何?正如柯艾公司一姐落落正在《最小说》上连载的长篇题目所挑明的:“剩者为王”。

爆红背后是争议,方方面面的指责也不少。指尖沙则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剩女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个话题并不新鲜但会持久。炒作话题提高收视率很正常,但只能说现在的手段太低级。什么时候大家对拙劣恶炒一笑了之而不是大惊小怪争睹围观,观众就成长了,节目的策划水平也就提高了。”

剩女不是危机

剩女不是危机。有的剩女期待明天就遇到合适的老公,有的剩女在自己欢快的自由生活中“乐不思蜀”。焦虑的家长数量远远超过女儿。

记者/王 倩

剩女只是那么一小群人。剩女不是危机。有的剩女期待明天就遇到合适的老公,有的剩女在自己欢快的自由生活中“乐不思蜀”。她们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多元社会里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不是所有人都带着平视的眼光。4月描写34岁大龄女青年姜大雁找对象的家庭剧《大女当嫁》在CCTV8播出时,导演孙皓说片方特地把片名从流行词汇“剩女”改成了“大女”。30岁的主演小宋佳也说,她特别不喜欢“剩女”这个词,觉得是一种人身攻击,会让这些女生们产生一种负面的心理效应。不知道是否因为他们理解的“剩女”格局太小,所以与“剩女”这个被广发关注的社会现象相比,这部电视剧并没引起同等数量级的关注。

全世界都有剩女

我一个人回家、吃饭、看电视、收拾房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人觉得我很孤独,我却认为安静地生活很好。这是一个女性网友说的话。

中文里何时出现“剩女”一词已经无法考证,但是教育部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里就有“剩女”一词。通常人们是在说大龄未婚还没找到对象的女性,像“三高”和“白骨精”这样的词汇往往会和剩女拥有很多交集。最早“剩女”出现时,很多女性也会在网上发帖抗议“剩”字,他们觉得这带有剩下的残羹冷炙,货架上卖不掉的商品等贬义。但也有人欣然接受,他们从最初就没觉得“剩女”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剩女的生活精彩纷呈没什么可自卑的。

《欲望都市》风靡全球,美国的剩女群体“3S LADY”――single(单身)、seventies(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和stuck(意为“被卡住了”,即嫁不出去了)――也传之世界。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约40%的美国成年人呈单身状态。还有一个未知来源的数据是,在美国45岁以上的女性中,有近一半即2500万女性是过着单身的生活。2010年3月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人员发表了对32位超过30岁的未婚女性进行的访谈研究,调查家庭社会对她们的看法和影响。研究者拉里・加农说,“我们研究发现,社会环境不断给未婚女性施压,要求她们遵循传统生活方式。”

在日本,2005年三浦展提出“下流社会”观点(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缺少生活的意欲,而非吃了上顿顾不了下顿的下层阶级),他在这个观点背后提出过很多假设并通过调研来一一验证。其中的假设之一就是,假如不结婚的话就将沦为下流阶层。后来日本出炉的12项“下流指数”中就有一个是未婚(男性33岁以上,女性30岁以上)。而2009台湾偶像剧《败犬女王》引用了这个概念,这部电视剧对于内地剩女们的抚慰和指导意义,远远超过了《大女当嫁》这样明显以中年女性为首要考虑观众群的伪偶像剧。

不管中国、美国、日本,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有些大众观点是一致的:25岁以下女性一个人过很正常,35岁以上单身女性早已习惯独身生活且不会抱怨太多,而25岁至35岁是烦恼最大的时候。烦恼来自三方面:意识到自己在变老、适婚男子不断减少、怀孕危险性增加;父母和亲朋好友或善意或恶意的询问相当于不时地提醒她们,单身是有别于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别人的品头论足让他们感到不安。

全家都有“恐剩症”

有时候很难分辨出,个人的某种感觉是别人给予的还是自己生成的。众所周知,《欲望都市》着力刻画各种游戏情场的女性主义者,但拉里・加农同时意识到该剧安排主角以嫁人收场。这种观点的一个前提是,他们认为剩女是刻意维持单身状态,或者说为了剩而剩着。但在单身的生活中,遇到一个相爱的男人,然后告别单身,这不是很正常的人生嘛。

其实,剩女里患有“恐剩症”(3S lady-phobia)的人还真不少,他们等待的就是像《欲望都市》里的女人们一样拥有一个相爱的男人。焦虑的家长数量远远超过女儿,在韩剧《不能结婚的男人》里,一个事业有成的40岁单身女医生在爸爸的眼中是只有52分的不及格女人,担心她的魅力随着年龄而消逝。但还有很多家长无法承受同龄人群对于女婿和孙辈的“炫耀”,转而用各种方式把压力传递给了女儿。与二三线城市相比,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剩女过得更自在一些。一,没有太多的指指点点,在这儿不结婚没啥大不了的。二,尤其是外来的剩女们,因为父母们离得远,管不了太多。

2004年上海出现最早的大型相亲会时,媒体上热衷讨论男女3:7甚至2:8的比例,但到了相亲会场,你就会发现女儿们大多无聊地坐着站着,仿佛事不关己,而爸爸妈妈却热络地拉着数量不多的男生,甚至拉着记者帮忙介绍好男生。据说上海的人民公园已经出现了90后孩子的家长,而最“年长”的90后女性今年只不过20岁呀。

值得注意的是,在患有严重“恐剩症”的强迫性家长们身边,女儿们的不安甚至到了无法认同自己的地步,尤其是面对父母们无意识的人格上的辱骂。我已经多次在女性论坛上看见类似的疑问,我没结婚就是失败和变态吗?可怜的女孩,从小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指点下,偶尔有了自我,却遭遇了如此的挫败感,以至于只能寻找陌生人的支持。有花才有果,家长们不能在女儿读大学时禁止她谈恋爱,刚毕业就要求她嫁人,她根本还没学会怎么和男性自在地交往呢。更何况,这还需要家长们意识到,交往不等于民政所的盖章。与其责骂女儿,不如尽早“断奶”,让她搬出家去独立生活,拥有对自己生活全权的决定权。

家长们的恐慌也是正常,因为数据在提醒和告诫生了“招商银行”的他们,“建设银行”不多了。一份《2008年中国网民婚恋调查报告》指出,超过结婚年龄的“剩女”总是多过超龄的“剩男”。这份调查显示,中国网民心中男性最理想的结婚年龄是30岁以后,而女性的结婚机会从25岁逐年递减。超过90%的女性认为30岁左右的男子是她们最理想的结婚对象,但即使男人到了40岁,还有15%的女性愿意选择。但年龄对女性是残酷的,65%的男性认为最理想的结婚对象是25-28岁的女性,25%的男性愿意娶30岁的女性,仅有20%的男性愿意娶35岁的女性。

任何一种生活,都是有正反两面的,重要的是别无谓放大其中的任何一面。由你的内心来告诉你,你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别不舍得放弃,也别只考虑自己。正如《败犬女王》里,面对25岁恋人卢卡斯的求婚,33岁的“败犬”单无双最终没有选择结婚,“现在的我,已经不怕孤单,拥有幸福。我找到了深爱的力量,我想就这样谈着恋爱也可以,败犬或者胜犬都无所谓,不需要在乎别人的眼光,最终的是你自己觉得快不快乐呢,因为幸福的标准由你自己决定。”

有调查显示,六成人认为“剩女”只是被婚姻剩。除了没有婚姻,她们在其他方面往往都很优秀,这些“三高女性”(年龄高、学历高、收入高)的人生虽不完整但可能很精彩,而消费是许多“剩女”的一大乐趣。

记者/金 姬

犹太人曾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如果这句话放在当下的中国,应该是“剩女的钱最好赚”。

由于年纪渐长,教育程度偏高,这些女人经济独立、敢于投资,消费压力小而且更关注自身,很容易成为消费市场上生猛的一支。

单身不容易

在妇女解放以前,剩女是难成气候的,她们的消费能力也可忽略不计。100年前的剩女,往往就是那些文学作品中的“老处女”形象,如果没有丈夫,只能靠父母的遗产度日,和那些儿孙满堂的妇人相比,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不如人意。

电影《爱丽丝漫游仙境》里,爱丽丝就有一个总在期待白马王子出现的老姑妈,年老色衰而且神智恍惚,可怜可叹。即便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乡村老太太马普尔小姐,晚年除了破案解闷,能做的也不过是织织毛衣、买买棉纺织物、串门喝茶打发时间罢了,怎么看都比不上嫁了两次的作家阿加莎。

不难看出,“剩女”这个词略显贬义,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称大龄未婚女青年是“败犬”,而西方所说的“3S女性”――Single(单身)、Seventies(70后)和Stuck(人生卡壳),只是在剩女年龄上相对宽容一些。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让剩女成为一种“异类”,这一现象在上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之后有所改观。全世界女性在找回平等地位与权利的同时,也在经济上越来越少地依赖于婚姻和家庭。

一定程度上,现代社会的“剩女焦虑征”是无法与以前的“症状”相提并论的。回首农业社会,或者就是改革开放前吧,家里有个不出嫁的女儿,对家族而言几乎是一种耻辱,现实层面上家庭生活的压力也会大大增加。对于女性而言,如果因为缺乏谋生手段,无法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几乎注定会受到同胞兄弟的嫌弃――主要原因是剩女的存在会影响到将来家庭财产的分割。比如《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哥哥嫂嫂介意的不是她留在家里吃住,而是回来分老太太家产(此外,这位熟女还顺手抢了年轻侄女的相亲对象)。

而现代剩女,一种是与家人分居两个城市,“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不必时时遭遇逼婚之苦,乐得逍遥;另一种是独生子女,无兄弟姐妹之累,大可安心住在父母家。社会转型,中国的家庭结构改变了,家里再也没有冷言冷语的哥嫂弟妹,孩子数量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父母对独生女儿的关注程度更高,找个好女婿严重影响日后的养老问题,对女儿配偶的挑选其实是越来越苛刻的。所以许多父母一面为“剩”痛心疾首,一面又在有意无意地延宕着女儿的婚事。

据2009年末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中国内地正在经历新一轮“单身潮”。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适婚青年单身率已突破30%,而十年前的资料则是23%。而商业数据则证明,内地单身族群消费潜力巨大。调查显示,在大中型城市的单身族群中,不经考虑购买奢侈品者占近三成,其中16%的单身族至少每周去一次酒吧、KTV等夜生活场所,近三分之一的单身族每月最大开销为自我娱乐消费或聚会等社交消费。此三项数据对比明显高于已婚群体。

学者认为,“剩女”势力大增,和社会转型、价值取向改变、人口结构和女性地位提高等多重因素有关。中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今年应该正好30岁,阴差阳错赶上了这轮“单身潮”。从人口结构上来说,中国的男女比例在日渐加大,剩女多就意味着剩男更多;剩女如此引人关注,不过是因为剩女大多集中在城市,而剩男通常在农村。

中国女性虽然仍在婚姻、恋爱、父权社会的缝隙之中追寻自我,但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庞大的女性主动选择单身状态,因为她们多会认为“如果两个人的生活质量不如一个人,为什么不一个人充实快乐地生活下去呢?”有调查显示,六成人认为“剩女”只是被婚姻剩。除了没有婚姻,她们在其他方面往往都很优秀,这些“三高女性”(年龄高、学历高、收入高)的人生虽不完整但可能很精彩,而消费是许多剩女的一大乐趣。

我买固我在

应该说,很少有女性从一开始就打算独身的,她们从“被动剩下”到“主动单身”,消费方式也有所不同。笔者总结,剩女们的消费方式分为三大类:

首先是恐慌性消费。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当信心失效的时候,恐惧将会成为生产力。当一个存款不够多、收入不够多、投资不够成功、经济上不够自由的大龄单身女性感受到对于未来的恐惧时,她看到每一个房子、钻戒、衣服、包包、婚恋网站的广告,都会感觉对她个人生涯的迫力。她会想,假使她今天不花钱买下这些东西或者服务,她很可能一辈子再也无法找到一个可以和她一起生活的好男人了。这也是经济学上的奇特现象――人在害怕的时候花的钱比平静的时候更多。

剩女的这种恐慌性消费,在2008 年金融危机拉动内需的局面下尤为突出。“大龄剩女买房招亲”、“婚恋网站业务火爆,客户八成是女性”、“女人一定要买一件珠宝给自己”……此类内容充斥着各大媒体。但凡地产、IT 、奢侈消费,全都主打剩女市场。一时间,因为单身从而消费自由度较大的女性成为商家的香饽饽,她们几乎从“剩女”变成了“圣女”。

80后Emma是一个在陆家嘴外资律所工作的上海女生,复旦本科、港大硕士的她在29岁时感到了自己的剩女身份。虽然在同学聚会时,Emma被大家公认为是保养最好的,但她仍然坚持购买各种国外护肤品,“美容都是办卡消费,办一次就充值5000元;健身一般就在金茂大厦,最普通的年卡都在2000元左右。”Emma有空就去各大商场的品牌服饰店添置衣物,戏称自己在“努力保鲜”,不想今后在婚礼上留下遗憾,虽然她的另一半至今没有着落。

当律师的Emma月入过万,但她害怕自己“显老”的心理让她不断通过大量消费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一次,她在陕西南路的一家鞋店一下子买了5双鞋。“一双好的鞋,会带你去幸福的地方。”Emma说,那些鞋都很漂亮,也很舒服,当然刷卡的时候感觉最爽。和许多剩女一样,Emma也讨厌相亲,她觉得与其去认识一些毫无生趣的男生,不如多花时间保养自己,也许哪一天就可以邂逅自己的Mr.Right。

Emma的“月光”生活和美剧《欲望都市》有些类似,以Carrie为首的4个纽约女人的理财习惯不敢恭维:明明账户上一分钱都没有了,还要赊账去买一双400多美元的名牌高跟鞋;明明版税还没到账,就先去墨西哥度假把钱花光。对于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剩女而言,自己不但比已婚女性有更多可支配的金钱,而且还意味着怎么挣钱、怎么花钱都完全是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没有说三道四的权利。

其次是储蓄性消费。年过30的Grace是一个在北京工作的东北女孩,这个小地方出来的姑娘从2005年硕士毕业后就开始省吃俭用,“北京的房价越来越高,我一个月6000的薪资顶多只能蜗居了。”Grace姿色平平,觉得自己更有可能和“凤凰男”(注解:草窝里飞出的金凤凰)结婚,因此她对未来老公的要求很实在:本科以上学历,善良有责任心,能和自己一起付首付就行。为了省钱,Grace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在外吃饭也打包不浪费,她尽量在商场减价的时候去买东西。由于一直没有发胖,她还经常从已婚或发福的女同学、女同事那里拿点半旧不新的衣服回来,这样她又可以很长一段时间不添置新衣服了。Grace还养成了记账的习惯,每个月都要做总结。但她是那种只会“节流”而不善于“开源”的人,存的钱不敢投资股票或基金,5年来随着CPI的脚步而在不断缩水中。

Grace也是一个悲观的人。她觉得多攒点钱总是没错,如果自己一直嫁不出去,也可以照顾自己和父母;如果自己找到一个很不错但没什么钱的男友,至少还能生活下去。看了电视《大女当嫁》之后,现在的Grace更加注意养身,她不希望自己会像小宋佳扮演的34岁姜大燕那样生病,因此现在的日常开销上对于饮食相对更多一些。Grace笑成自己的恩格尔系数很高,毕竟现在自己还吃得起。

Grace的节俭经历和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刚刚进入DB的杜拉拉如出一辙。后者一开始月薪只有2500,她每天下班后走楼梯,这样就省了办健身卡的钱;外出吃饭把麻辣烫的汤料全部打包回家,就是为了今后一周的伙食;每天穿运动鞋去上班,到了公司楼下才换上皮鞋,这样就减少皮鞋的磨损……当然,杜拉拉后来月薪一路涨到25000,虽然还是单身,但是不开心时就可以刷卡分期付款买辆车。无疑,收入多少的确会影响剩女的消费习惯。

前两种消费习惯建立在单身女性不甘当“剩女”的前提下,而理智性消费的剩女则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1978年出生的Zoey很有异性缘,外貌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Zoey出生于书香门第,本科毕业后就去了加拿大,拿了那边的绿卡,在魁北克做基金会计。由于父母和兄嫂都在广州的缘故,Zoey始终觉得自己还会在广州生活,因此在加拿大7年期间虽然谈过恋爱,但始终没有踏入婚姻殿堂。“我要找华人,但是国外的华人与当地人相比条件就会差一些。”Zoey所说的条件和经济无关,她希望的是对方的豁达、幽默和一份男人的担当。2008年,30岁的Zoey回到广州,突然发现自己是个“剩女”。“我在国外其实很受欢迎,也从来不觉得女人30豆腐渣。但是国内的压力很大,我这个年纪的女生要找到合适的相亲对象都难。毕竟30出头的男生喜欢20多岁的,年纪太大的我又不喜欢。”

经过一年的心理调整,Zoey终于做好长期单身的准备。一方面她的父母很通情达理,只要宝贝女儿过得开心就好;另一方面,长期在国外生活的Zoey已经很难和中国本土男生谈恋爱了,她觉得大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很多不同。如今,Zoey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收入颇丰。因为和父母同住所以无需买房,对Zoey而言有不少闲钱可用。她花钱很有规划――给自己买了保险,买了辆车,定期背着单反相机去国外旅游。“去年迪拜出现危机,去那里旅行就很便宜。”Zoey的博客里贴满了她在迪拜血拼的照片。如果不是因为冰岛火山灰蔓延影响到欧洲大陆的航班,Zoey就带父母去欧洲旅游了。前年的日本之行让两位老人很满意,她觉得今年如果还有时间,就再出钱请二老出游。

“单身的人,会更关注新鲜事物。”Zoey说,“我会买一些家用小家电,咖啡机、面包机、煮蛋器、榨汁机,甚至搞不懂怎么用的酸奶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好玩,觉得在家里没事情做,可以东弄弄西弄弄,或者可以经常请朋友来家里。朋友约你去打羽毛球,你会花很多钱买打羽毛球的鞋子、衣服、拍子,但是最终可能只打了几次;去野营,你一定要从头到脚整个装备全部买齐,一整套下来少说也得几千元。”

Zoey很疼哥哥的女儿,经常给小侄女买不少东西,借机尝到了当妈的甜蜜。“我现在也是个淘宝迷,买了不少婴孩产品。”Zoey平时还喜欢看话剧、电影,听音乐会,算是半个文艺女青年了。她有时也会哼唱北大邵夷贝写的《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纯属自娱自乐。她没有男友,但有不少异性朋友,大家有空还是会一起吃饭K歌泡吧聊天。最近,Zoey报名念了在职MBA,虽然又要花去她不少金钱、时间和精力,但是她觉得这样的自己活得很充实和快乐。

Zoey感觉自己的选择不是“剩女”,而是“胜女”。“剩女”更多的是一种消极而焦虑心态的表现。如果自己并不着急,即使不结婚,甚至没有男朋友,也不能算是“剩女”。看着社会上那些20出头就怀着剩女心态的小妹妹们,Zoey希望这个社会更加宽容一些,“单身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剩女’这一称呼似乎否定了这种个人选择。那些所谓大龄女青年抬高房价的说法纯粹扯淡!”

吴迪:可以没有婚姻,但不能没有恋爱

女性面对男女关系和婚姻方面的态度,远不如她们的经济水平发展得那么快。女人的一只脚在现在,另一只脚在过去。

记者/王 倩

有人爱问连岳,得到有爱的敲打;有人爱问吴迪,得到有爱的鸡汤。

吴迪,优家女性网总编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人称“麻辣情医”。过去十年里,她驰骋于公关和时尚媒体行业,与剩女们为伍,开剩女讲座,写剩女宝典。过去十年里,她结了婚,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吴迪的剩女讲座是说给这样的一群女孩听的――她们有爱的意愿却在消极等待;“不良”的家庭教育(父母家太温暖,找男人没动力);狭隘的自相矛盾的择偶条件(譬如,男人要事业有成占据高位,但不能太忙,经常在家陪我看电视);保守苍白的生活方式(没有社交);把爱情当童话。

吴迪她会开门见山地告诉台下的“恨嫁女”们,“我从来不认为结婚是每个人必须要做的事,有些人就不适合结婚,但我很肯定地认为每个人此生都需要学会恋爱”。

剩女们的“恐惧”

《新民周刊》:最初你是怎么开始观察到这群女孩的?

吴迪:我本身就生活在她们中间,对于大城市里白领女性的生活状态了解得非常清楚,都不需要特别的调研。过去十几年里,我一直在外企工作,2001年开始做时尚媒体,这两个圈子里都是剩女成堆,读者主要都是年轻的80后女性,下属们也都是年轻的80后女性。而且我从2004年开始做心理咨询师,每周末接待预约的客人,一晃就7年了,80%的来访者都是找我谈男女关系的。来找我的人里,95%的都是女性,偶尔有男性来找我,谈的也都是男女问题,很少有人花钱来找我谈职业和人生。

《新民周刊》:与女性们聊男女关系,你观察到了什么?

吴迪:相对于十年前,女性的经济地位和职业地位有很大的发展。但女性面对男女关系和婚姻方面的态度,远不如她们的经济水平发展得那么快。女人的一只脚在现在,另一只脚在过去,女性的经济收入和地位与她对男女关系的意识是不匹配的。

《新民周刊》:怎么不匹配呢?

吴迪:很简单,看看上海的任何一家公司,女的比男的挣得多,不是很正常嘛;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占据同一个职位,那收入就是一样的;同龄的男女挣得一样多,甚至女性挣得多一点,你不觉得是普遍现象吗?可是我们的女性在找老公时不由自主的,最谦虚的要求,就是男人的收入是自己的1.5倍。

《新民周刊》:这个要求的提出可能是这些女性不希望降低结婚后的生活水平,至少不能比结婚前差。

吴迪:更多的可能还是一种传统关系。如果一个女性赚3000,希望对方是自己的1.5倍,也就算了;问题是,很多女性已经赚到三五万了,还要求对方是自己的1.5倍。我去一家电视台参加过一档相亲节目,一家相亲网站组织了好几个大龄女青年,同台的还有与电视台签约的年轻小艺人。其中一个来相亲的大龄姑娘,姿色一般,略胖,从事金融行业,三十二岁,月收入五万,她还要求男性是她的1.5倍。我问她,你自己都赚那么多钱了,为什么还提出这个1.5倍的要求。她说,男人就应该比自己赚得多。在她的意识里,男性理当比女性优秀,这很要命的。凭什么呢?男性就是比女性更优秀的物种吗?我问过很多女性这个问题,她们都被问住了。

《新民周刊》:如果一个30岁还未谈恋爱的女孩来找你,父母和亲朋好友给了很大的压力,她不知道她这样是否就是失败。你会怎么劝解她?

吴迪:为什么要劝解她?我只会替她分析,30岁还不结婚是她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否正确。别人说你?值得说吗,你又不是凤姐,整天有那么多可谈的,你不结婚而已,根本达不到谈资的级别。唯一为你担心的无非就是父母,说久了他们也就不说了。每个来找我的,一开始都会说亲朋好友的压力,我喜欢做小实验,给她一张纸,请写出来真的会说你的那些人的名字。除了父母,还真写不出来别的。二舅妈三大姨之类的也就逢年过节时问上一句,还没男朋友啊,我给你介绍啊,客套而已。你的同事会真正关心你结不结婚吗,你让人家给你介绍,人家都嫌烦呢。

《新民周刊》:她们都愿意花钱来心理咨询了,肯定是因为某方面的压力承受到了一定的程度,是哪方面呢?

吴迪:这种压力主要是自己恐慌,她们害怕被“剩下”,害怕一个人。她们认为没有婚姻就没有自己的家庭,没有男伴,没有性,连恋爱都没有。一旦离开了婚姻的目标,她们不知道怎么谈恋爱,不知道怎么和男人相处。如果面前没有一个叫“结婚”的目标,她们就会想,我和你耗什么耗呢?

我在博客上说过一个故事,“40岁的女性要钱做什么?要男人”,一个41岁的女性面对一个50多岁的男性和一个30多岁的男性,选择了和年轻的那个在一起同居。很多人跟帖,但有些人没看懂,他们说这个女的虽然很潇洒,但她就是在“玩玩的”。为什么一看到40岁的女人和30岁的男人在一起,你就觉得他们在玩,如果她和那个50多岁的男人在一起,就是正常的了?这就是传统观念,他们不在意这个女性更爱谁。

《新民周刊》:女孩们恐惧,是同样的理由吗?

吴迪:找我咨询的人里,单身的剩女还不如婚姻出问题的女性多。而这些出了问题的婚姻,大多就是当初因为“恐惧”而结成的婚姻,她们恐惧自己会成为剩女,为结婚而结婚,当初就不应该结那个婚。我遇到一个从小地方过来的女性,25岁时结婚。爱他吗?不爱。为什么结婚?周围人都结了,我似乎也应该结了。结婚前谈过恋爱吗?没谈过。爸妈说这个人挺好的,找不出严重的“不好”,婚姻嘛不就是这个样子嘛。然后12年如一日的不满意,也不想生孩子。上周我见到她时,她已经37岁了,其实来找我时她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我好奇,你都凑合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现在忽然想变了呢?她说自己有一天站在镜子前,发现自己长白头发了,然后她想到了她妈妈,从小到现在一直都在向自己抱怨当初嫁错了人。

《新民周刊》:自己有这种想法的妈妈,当初还会因为“这个男人看上去挺好”,就一定要女儿嫁人?还有我也发现,很多女孩读大学时,父母叮嘱千万别谈恋爱;大学刚毕业,父母恨不得她明天就嫁人。大人们究竟出于什么样的心态?

吴迪:很多的妈妈都是这样的想法,她们觉得婚姻就是这样的,做女人就是这样的,延续下一代嘛。为什么她们会这么认为,因为她们年轻时就是这么过来的,她们不用谈恋爱就可以结婚,而结婚也不需要谈恋爱,而婚姻质量可能就不那么的高。

今天这个时代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的剩女,因为她们不想再走父母走过的那条路,他们希望谈恋爱,希望能有浪漫的恋情,希望能有心灵的沟通。我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要有感觉。

为什么成为“剩女”

《新民周刊》:剩女问题不是从来都有的。

吴迪:不是,是经济发展了,女性有钱了,要求高了。越发达的国家,女性收入越高的地区,剩女越多。

《新民周刊》:自己收入越高,不需要结婚就可以过得很好,所以不需要结婚?

吴迪:剩女现象的产生,表面上可能是各种新的观念,最深层次就是女人有钱了,她一个人就能过得不错。有些人说一个人会孤单,这是瞎扯,孤单那也是精神层面的。在他们的父母那代,不结婚连住的房子都没有。当时外面没有租房,不结婚就不能分房,和父母住在一起,兄弟姐妹又很多,爸妈就拼命赶着你出去,就是《贫嘴张大民的生活》里的那种生活状态。当时的年轻人不会想在家里长呆下去的,唯一可能解放的就是结婚一条路,我有好几个表姐都是这样和自己不爱的人结了婚,结婚前一天趴在床上哭。虽然后来的婚姻不够好,但她们没有别的出路,这就是50后的婚姻写照,婚姻是必需品。今天之所以有剩女,你没结婚,也可以有男朋友,可以自由地租房买房,可以自由地过舒适的日子。即使一夜情,也没人会管。

《新民周刊》:还有就是宅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盛行,单身生活不可怕。

吴迪:剩女的一大成因就是宅男宅女越来越多,而宅男宅女越来越多的原因就是大家自由了。自由是怎样的一种东西?没人管你,没人安排你。50后的那一代,一是社会舆论认为不结婚很糟糕,二是真的有太多被安排的机会,七大姑八大姨就不提了,工厂里的工会妇联团委不就是组织联谊的嘛,太多的人在帮你操心婚姻,所以父母那代人想不结婚都难。现在呢,自由赋予了你一种机会,你得自己把自己的生活给弄丰富了,这已经不是你的雇主和父母需要做的事情。有人说希望自然地产生感情,而不是由别人安排好(见面),那你得自己创造出这种自然产生感情的机会啊。

《新民周刊》:什么是缘分?

吴迪:缘分就是上天给了一个机会,但是要你自己来抓住它,没抓住就是有缘没份。大家都在等待转角遇到爱,地铁里踩你一脚的就是白马王子。如果你认为这才是缘分,那你只有等着了,这比撞车的几率还少。我见过太多的剩女,人的状态是松懈的,被动等待的,听天由命的,他们的眼睛里不传达“饥渴”和“搜索”的信息,也传达不出她内心的那种急切。特别是上海本地的女孩,和爸妈住在一起,被家庭温暖笼罩着,眼睛很安详,你一点都看不出她是单身的,你可能会以为她是孩子妈了。

《新民周刊》:你一直生活在大城市,亲身体验到的也都是大城市里单身女性的笑与乐,可能小地方的单身女性还有更多的苦恼。

吴迪:网上发帖的更多来自二三线城市。前几天遇到一个江苏小镇的女孩,她看了我的博客才知道原来人还可以这么活的。她问我为什么不早点开博客,原来我还有这么大的责任!她经常来上海出差,以前觉得这个城市太大,不方便。后来她发现了,大城市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没人管你,你爱干嘛就干嘛,和人家不一样也没关系。在很多小地方,没结婚会被人说,离婚会被人说,干什么和不干什么都会被人说,因为除此没什么可说的了。她们不远万里地坐飞机来找我,就因为在她的生活圈子里没人支持她。她们忽然发现无论她怎么想,我都会支持她们,这是她们人生中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新民周刊》:你说了很多独立自主的女性观点,你是否遇到过条件不那么好的剩女?

吴迪:有过。经济条件不好,更重要的是连什么都不知道。比如34岁还没谈过恋爱的,没摸过男人的手;别人问她想找什么样的男人,她说条件好的,什么样的条件才叫好,不知道。其实更多的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人格问题,社会经验实在太少了,对于爱情的所有理解都来自于韩剧和童话,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感受。

《新民周刊》:不会谈恋爱的人多吗?

吴迪:我常去大学讲座,和他们大谈恋爱的必要性,你没有谈过恋爱,你长不大。至今还有大学生对我说,谈恋爱是浪费时间,尤其是男大学生。直到我开了博客,才发现这么多的年轻人不喜欢谈恋爱,20多岁的人不分泌荷尔蒙?谁说90后很张狂?没有,完全没有超过我们当年大学时的生活。有些毒药式的教条,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今天90后的男生还受这种教条的毒害。这句话在说什么,男人只要有钱有权,不怕没有女人。他们把女人当作一样东西,有了钱就能拥有女人,他们根本不说理解女人,更谈不上精神上的沟通,是心灵伴侣。他们就觉得,根本不需要自己懂女人,只要自己有钱。如果真的是这样,就算你们结婚了,万一你没钱了,那女人是不是有权把你蹬了?

(本文来源:新民周刊 ) 宋潇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