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学更名,为逐“名”还是为逐“利”

2010-08-19 07:26:56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郭立场    发布时间: 2007-09-24 15:37:07



    武汉工业学院,这个有着5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正在筹划第四次更名。该校计划在2009年更名为武汉工商大学,但遗憾的是此校名并非该校最想要的,最想要的却是他校过去用过的校名。积极筹划更改校名的高校,并非武汉工业学院一家。据悉,在全国1000多所公办高校中,近十年来近一半高校改了校名,而高校更名,多是为了“逐利”。(《北京青年报》9月21日)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我国兴起了一股高校改名风,而且越刮越热。其中便不乏某些高校频繁改名,不断变脸。高校更名本不足为怪,但高校更名现象却不能不让人深思。日前改校名的情况,一类是有必要改的,如中专升大专的学校、大专升本科的学校、几所学院(大学)合并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这种改名无可厚非。另一类是没有必要改名非要改的,就是使公众困惑不解、遭媒体质疑的那种改名。其实,校名与人名及其他事物的名称一样,不过是便于区分同类的符号,与学校的水平、声望和影响并无必然联系。人们评价一所高校水平的高低,不是看其校名是否华丽动听,而是看其能否出人才、出成果、出大师、出思想。如: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从未改过校名,它的校名并不华丽,却属于世界知名大学,该校培养出了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一些政府首脑。

  不可否认,从竞争策略的选择看,高校更名的策略选择是一种柔性策略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为了博得良好的社会声誉,选择形象包装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应该说是一种较好的竞争策略选择,尤其对那些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的高校来说作用就更为明显。但需要指出的是,不是说抢到了金字招牌就完成了形象包装,或者社会声誉就由此而稳步提升,笔者认为高校更名仅仅是形象策略的开始,能不能形成完整的形象策略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也就是说,更名不过是发展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一所高校的声誉、影响、知名度是靠长时间一点一滴的积淀,逐渐形成并被人们接受并认同的,光靠改校名提高不了知名度。那种指望通过改两次校名就能提高知名度的想法,显然是幼稚可笑的。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更名工作应讲求质量,真正使更名工作促进学校的发展,防止无谓的更名风潮。因此,正确的态度是,少搞花架子,少搞些形式主义,多一些真抓实干,加快高校改革步伐,把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一步,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值得关注的是,一所高校更名后的变化,也促使其他高校申请更名,形成了连锁反应。现代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高校间生源、就业的竞争也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状态,如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是摆在每一所大学面前的课题。在竞争中生存是所有大学的共同选择,寻求与创造优势是每一所大学的努力方向。学院升大学,系科升学院,专业大调整,农林院校争相“摘帽”,都说是“不改就无法准确反映学校的学科与专业设置情况,制约了学校发展”,可这热闹中是否存在把更名搞成为提高知名度的“面子工程”呢?如果一味地求全求大,都希望办成综合性大学,那就很容易“千校一面”,办学也失去特色。面对当前“名不惊人誓不休”的高校更名现象,我们要及时地予以反思和批判。大学要不要改名,关键是要立足于客观实际,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尊重教育规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大学名称的陌生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面对和了解了许多新的大学名称,也将有更多的名称要去面对。我们必须保有足够的警惕,大学名称陌生化的形成与消解之间会存在时滞,很有可能会割裂学校的发展历史,使大学原有的品牌效应丧失,从而误导求学者和用人单位,影响校友和师生的母校情结和归属感。因此,在赋予大学新的名称时,我们应该采取理性和审慎的态度,既不能害怕负面影响而抵制必要的陌生化,也不能因为猎奇取巧而无限制地创造新名称。对于高校自身而言,要寻求新的发展,仅靠改个名字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还在于扎扎实实修炼内功,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上下工夫。惟此,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行列里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