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让我国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改善民生上

2010-08-19 07:20:27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发布时间: 2007-09-18 14:01:58



    胡锦涛同志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党的宗旨在新形势下的生动体现。我们必须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的高度,把改善民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用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改善民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所谓“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就是要树立科学求实的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是价值论与认识论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从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目的出发去谋求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就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的实质内容。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践行科学的政绩观,切实纠正以GDP论英雄的倾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什么?不是单纯地为了积累财富,而是要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民生就是最大的政绩。

    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从一定意义上说,民生问题也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近几年来,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我国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以较快速度提高,物价基本稳定,就业紧张的形势有所缓解,建立覆盖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工作快速推进,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劳动争议、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数量开始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有所好转。当前我国经济和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这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要求、工业化中期的产业升级要求和工业化后期的资源节约、环境治理要求同时并存,特别是伴随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由此引发的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我们也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变化发展的阶段,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清醒地认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清醒地认识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从而进一步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把改善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持续进行艰苦的努力。

    一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教育和卫生事业。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在农村则要实行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行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逐步缓解广大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二是要着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做好下岗失业和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推进退役军人安置改革,建立健全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三是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节,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四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努力构建科学高效、运转协调的社会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政策和制度体系,推进城乡社区建设,规范和发展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加强应急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有序、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

    三、改善民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着力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宏伟目标。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提出在中国建立小康社会的设想,并说这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经过近30年的发展,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在世纪之交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现在所处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发展和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就可以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应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改善民生上。离开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就失去真实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真心诚意的拥护,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关键在于它极大地、快速地、持续地改善了民生,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改善民生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需要我们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协调推进。因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继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维护公平正义;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培育文明风尚,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要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四、改善民生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

    改善民生,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则是保证民生持续改善的前提。

    改善民生是中国改革的目的,改善民生离不开改革。我们要从改善民生出发,继续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当前,要按照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特别注重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社会建设规律的就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收入分配体制、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科技文化体制、户籍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制等等,更好地协调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公正,完善公共服务。社会体制改革,实际上也是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注意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中国各地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差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允许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不能简单地套用固定的模式,要认真总结各地社会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用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果检验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二是注意改革步骤的渐进性。社会体制的改革也要循序渐进,要通过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由点到面不断深入,在实践中获得广泛共识,在渐进、有效、可控的节奏下积极稳妥地逐步推进。三是注意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研究和把握社会体制运行不同于经济体制运行的规律,既要注意增强组织活力、降低运行成本,又要注意处理好坚持公益性目标和提高体制效率的关系。四是注意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改革。在发挥政府在社会体制改革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在改革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城乡居民的自治能力,培育社会组织的中介服务能力,发挥民间资本发展社会事业和提供社会服务的作用。五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已进入到全面调整利益关系的新阶段,要注意在社会体制改革中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切身利益,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的和新产生的各种利益矛盾,使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改革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民生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没有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就会成为空头支票。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来促进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减少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消除贫困现象,使国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使改善民生成为推动经济繁荣的基础动力;另一方面也要对国情有清醒的认识,改善民生的要求要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注意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和福利增长刚性上升的特点,防止不切实际的福利主义倾向,坚决杜绝铺张浪费现象。

    改善民生还要特别重视社会稳定。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和发展都无法顺利进行,改善民生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反过来说,也只有真正把改善民生当作大事来抓,才能从深层次上消除不稳定因素。因此,改革和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都要考虑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要求,特别是要考虑工农大众的基本利益要求,不仅要关心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而且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可以预期的长远利益,真正让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从源头上、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社会秩序的新要求,准确把握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新特点。当前,要妥善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水库移民、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益关系问题;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特别是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有效防止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解决好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饭,呼吸上新鲜空气;继续整治突出的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的地区,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加速时期,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利益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利益矛盾的增多,我们要通过完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正确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体系,为中国的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李培林)



来源: 新华网-求是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