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家长还敢把孩子送到学校吗?

2010-08-19 07:21:22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郭立场    发布时间: 2007-09-20 09:54:53



    “阳阳闷在校车内长达7个小时。”死者家属告诉记者:前日早上8时20分左右,阳阳上了校车,下午3时多幼儿园才发现被留在了校车里的阳阳。下午4时20分,医院宣布阳阳死亡。事件发生后,大朗镇公安分局控制了该幼儿园园长和接送老师,并成立了专案组着手调查此事。大朗镇政府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幼儿园是属于无证办学,并于昨日下午查封了该所幼儿园。(《广州日报》9月19日)

  幼儿在校车内长达7个小时,出事并非“意外”,而主观上所造成的“闷死”真是出乎公众的意料之外。很显然,孩子的死源于幼儿教师的失责,如果对工作投入一点,就不至于将孩子遗忘在校车里。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幼儿园无证办学,缺乏科学的办学规范,更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于是,仅仅因为教师的疏忽大意,就丝毫不顾车内的幼儿,忘记了自己的职责所在,让孩子闷在校车内长达7个小时,以至于被闷死。一个人的死亡意味着一个圆满家庭幸福的失落。教师的所作所为是令人深恶痛绝的,但在痛恨诅咒的背后,是花季幼儿生命的陨落,是孩子亲人的痛不欲生,是圆满家庭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当面对孩子的那一刻,教师把人的生命漠视了。倘若教师多一些责任心,对孩子多一些关注,多投入一些关爱,断不至于出现这样的悲剧。其实,不单单是闷死在校车内的孩子被遗忘了,其他孩子同样有这样的遭遇。可以想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时怎样一种情形,相信不会得出什么好的结论。当家长把生命寄托付给学校的那一刻,教师的责任似乎只是将孩子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如果是成年人的话还知道自己照顾自己,未成年人呢?以后,家长还敢把孩子送到学校吗?我想,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敢了。血的代价足以震慑后来者,也足以令千千万拥有孩子的家庭胆战心惊。

    不过,把事故发生的原因全部归咎于幼儿教师显然是不够的,无证幼儿园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该幼儿园是属于无证办学,为什么直到出事了才被查封,先前为什么没有相关部门的介入。事故的发生,相关部门负有什么样的责任,显然需要理清和追究,而不能就事论事,要追根究底。只有这样,才能堵住产生问题的根源,避免悲剧的一再发生。

    笔者认为,要想彻底地追查事故原因,就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需要建立起独立的事故调查机制,调查教师和幼儿园的同时,还要调查教育主管部门为什么在此等情况下缺席了,为什么没有人发现无证幼儿园?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当事者影响、操纵调查过程,推卸自己应有的责任,避免一些当事者以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出现在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

  可以说,闷死孩子的悲剧源于冷漠,源于缺乏爱心,源于没有关怀。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教师本人从事的固然是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应该是爱,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因而爱理当成为教育永恒的主题。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教师,尤其是幼儿教师,面对孩子们的哭闹、不安、焦躁,应该用心与孩子们培养感情,渐渐地学会用心去听他们,爱他们,照料他们。爱孩子是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当然更应该做到这一点。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就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应该用心地去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发生了悲剧,我们就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我想借用我新近读的一本书里的一段话来说说反思的必要性:有反思习惯的人虽然在反思的当时痛苦,但它维护了将来的幸福。不反思的人之所以不痛苦,常常是因为他们将痛苦推迟到不确定的将来。我觉得不仅要对事故做反思,而且在师德在为人上也要不定时的反思,有错误勇于承认,积极改过,这样教育的发展才会实现,人才的培育才会达成目标。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