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幼儿掌掴老师折射教育之痛

2010-08-21 18:48:22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陆志坚    发布时间: 2007-12-19 14:35:22



    当大连市甘井子区某高档幼儿园的老师让5岁的孩子吃饭时,这个孩子竟然掌掴老师:“姿势很专业,一般小孩子打架都是挠或抓,而她简直就是在扇嘴巴呀。”被打老师陈玲很委屈。委屈过后就是气愤,“这孩子竟不屑一顾,不但不道歉,还扬言,让他的父亲赔钱就可以了事。”(12月19日 新华网)这名五岁幼儿的语气、神情、动作,无疑让人尴尬和讶然,也折射出了教育之痛。

    匪夷所思的是,当老师把孩子掌掴的事情转告给家长时,尽管家长向老师道了歉,但对孩子毫无责备之意,甚至是喜形于色,好像自己的孩子已能“顶天立地”了。显然,家长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态度,恰是孩子滋生暴戾性格的最好注脚。

    当然,指责孩子是打错了板子。俗话说,孩子的心地就如同一张白纸。那么,这张白纸该怎么写,写些什么东西,便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按说,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其威望甚至远远高于父母。而孩子将掌掴当作习以为常的事,只能说明其所接受的教育已经走向了极端,抑或是一种缺失基本道德观念的金钱教育。

    无庸置疑,幼儿掌掴老师,是时下教育异变的一个缩影。扩大开来看,在独生子女呈普遍现象的语境下,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已逐渐脱离了教育的本意,变得简单化、金钱化、庸俗化、暴力化和极端化,或视孩子为“小皇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从小养成其唯我独尊、嚣张霸道的习气;或信奉“棍棒之下出英雄”,恨铁不成钢,实行虐待式教育,使孩子个性变得孤僻和冷漠。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都背离了教育的意义,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同时,一些家长财大气粗,自恃有钱便拥有一切,有钱便可以在别人面前颐指气使、为所欲为。这种潜移默化作用,对孩子幼小心灵也同样起着强劲的不良导向作用。

    著名教育学家陶仁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在教育者的手里操作着幼年人的命运”。其实,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之时,家庭教育便决定着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一个孩子的教育,应当在他出生前一百年开始”,对此,家长应该有所思、有所悟。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