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厚道”老师总有些靠不住

2010-08-21 19:08:05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郭立场    发布时间: 2008-01-08 15:35:20



    “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不一样,同一门课会有不同的老师来开课。所以,每学期初大家都要争着选‘厚道’的老师。”小欣用网络中很流行的“拼人品”来形容每学期初的选课大战。所谓人品好,就是老师给分高、作业少、人厚道。这里所说的“大学公共必修课程”,即那些为同学们所熟识的面向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如思想政治课、大学英语课等,也包括专门为文科学生或者理科学生开设的课程。(1月7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生争抢“厚道”老师,选教师以“人品”为第一标准,这就是大学生对教师的选择,这种选择本是也是对老师的评价。在大学里,提起上课经常点名的“名捕”,考试不留情面的“关公”,往往让人一回想起来就直吐舌头,简直可以用“望而生畏”来形容。也因此,许多同学在选课时经常挑宽松的老师,在提意见时希望老师能更好一点,不知不觉间,“包容”学生成为了评判“好老师”的标准。但是,其中带来的问题,就是高等教育的质量普遍不高,除了少数名牌大学以外,许多学院有的学生是大学的文凭,中专的水平。大量的毕业生就业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综合素质低。大学毕业生质量不高,有许多原因,其中有学校领导疏于管理,有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但老师不够敬业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原因。“教不严、师之惰”。许多大学的老师,只忙于当教师匠,教完书也不检查学生课外是否去完成相关的学业,学生自然得清闲好过,过多的时间交朋友,谈恋爱,泡网吧,悠哉悠哉过几年,结果没什么真才实学,贻误了大好青春。

  一所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尽管受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但主要受教师素质和水平的制约。因为,教师是高等学校办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科研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是办学诸因素中最重要和最积极的要素。正如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所说:“大学,大学,非大楼也,乃大师之谓也。”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无论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专业评估,还是课程评估,都把对师资的评估作为重要的内容。尤其是随着高等学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高校教师评价就是师资队伍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应尽快完善评价标准,健全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提供教师的优缺点、长短处的信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教师发展,促使教师的职业发展。如此,所谓的“厚道”老师才不会有异化存在的空间,才不会懈怠了学生的教育。

  大学生争抢“厚道”老师,无非是为了考试过关,为了平时逃课方便。高校逃课率居高不下,值得拷问的是,大学课堂为何缺乏吸引力?照常理推断,学生缴了学费是为了求知,求知是自我发展的必然途径,断然没有逃避学习的道理。不可否认,逃课现象的成因很复杂,师生“逃课”拉锯战,逃课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爱学习,一种是学生对老师和课程不满意。如果是后者,逃课其实也是一种选课,值得理解,但逃课成了集体行为,成了一种风气,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未免失之偏颇。对大学生逃课不能简单地求全责备,相反要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大学生逃课现象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不够、放任自流;另一方面学校应该认真反省,课程安排得是否科学、讲课内容是否陈旧。尤为值得强调的是,教育是精神活动,教育属于人的意识形态的活动,离不开人的思想、道德、情操,教育离不开从教师的高尚的品德。所以,作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老师应该有敬业奉献精神。尽管精神不再是万能的,但没有起码的精神,也万万是不行的。大学生选教师以“人品”为第一标准,无疑是对现实的一种别样的反抗。

    大学生争抢“厚道”老师,选教师以“人品”为第一标准,给我们带来的深层思考是,学校应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采取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并鼓励老师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最大程度上凝聚课堂人气。当然,作为学生,更应明确学习目标,珍惜来自不易的大学时光,不要再逃课风潮中迷失了努力的方向。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