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该改一改统计惯性了

2010-08-21 22:30:35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徐迅雷    发布时间: 2008-04-11 14:32:21



    国家统计局终于下了决心,要按新路径给我们算“平均工资”了。传统方法,就是光统计那些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或集体企业等“好单位好企业”的工资,这下是要把私营企业员工的工资纳进去了。(4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按“老办法”算出来的去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是接近两万五,每干一天活平均收入近百元。若把私企员工工资统计进去,这个数据肯定要往下掉。如今有大量的人在私企干活,常识告诉你,他们哪里有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好。

    这是给统计惯性纠偏之举,是该改一改统计惯性了。统计是一门学问,更应是科学、是法律,统计不能光往好里统。但很遗憾,统计业内人士说,“考虑到数据的敏感性,是否公布新数仍需要斟酌”,这还是固有的“报喜不报忧”的思维。

    听听网友的声音:“什么都涨了,就工资还没涨。”“物价飞涨,工资稳定,形势一片大好哈!”“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平均工资忽略了最广大的打工群体。”“平安保险老总一年拿几千万,他一天的工资就是我10年的工资。”去年劳动保障部有关官员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涨幅高于物价涨幅,这一个轻轻巧巧的“高于”,更是受到了网友的猛烈炮轰。

    我国的统计比较落后的,主要是计划经济的统计特点、政绩经济的统计特色太过鲜明。表明“好”的数据就爱往“大”里统,表明“坏”的数据就爱往“小”里计。许多涉及民生的数据,缺乏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倒是鲜明地呈现了政治化、功利化、计划化。

    全面、真实、准确,这是统计的基本要求。统计要求“不出假数”,但那种只统计相对较高的一端、不统计相对较低的一端,即使统计出来的每个数字都“不假”,又怎么样?而这个“平均工资”,其实无法反映实际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增幅的差距,反而可能掩盖住很多东西。

    不久前,金融系统“一把手”的“宇宙工资”曝光,瞧瞧其工资涨幅是怎样的“天文数字”:某上市银行的董事长,年薪2285万元,而头一年是995万元;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2007年税前收入达6616万元,把全年所有节假日都算进去,日薪也超了18万,而2006年则是1338万元。从995万到2285万,从1338万到6616万,呵呵!“涨工资”的领跑者是谁?领涨“大盘”是哪些“绩优股”?这里可见一斑。

    年初,国家统计局说,要改进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城市房屋价格指数的统计方法,要积极创建和完善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专业统计……希望这构想不是镜花水月。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