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靠什么来培养创新人才

2010-08-21 21:47:10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郭立场    发布时间: 2008-03-20 10:15:24



    “要把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首先要从创新人才培养做起。”从党的十七大到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一直在思考与创新人才培养相关的若干问题。他认为,从国家的角度而言,创新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构建多层次的创新人才体系、需要良好的创新教育生态,最重要的是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生存的软环境。 (3月18日《中国青年报》)

  教育的功能是培养人,教育通过培养人来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教育若要能更好的发挥这一功能,需要培养未来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角度而言,改善创新人才的生存环境和氛围是当务之急。但是某些不正常的现象一旦成为普遍通行的规则,治理起来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当下紧迫的问题是,目前软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困难重重,仅靠大学、科研单位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学校、科研单位联手进行系统治理。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社会参与学校教育评价是保障学校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各级政府作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主要举办者、管理者,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中,政府的责任是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能,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提供良好的制度和环境。学校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受制于学校是否拥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教育结构、教育环境、教育制度以及其他相应的条件,而这些条件的获得在现有体制下,主要是靠政府解决。

  美国是世界上综合国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重要的社会生活领域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具有创新的制度、创新的文化和创新的人才。可以说,美国政府重视创新,美国人民敬佩创新,美国社会奖励创新。美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人们发挥自己的天赋,追求自己的梦想,创新和努力工作将受到高度评价和重视,发明和创造将得到巨大的回报、充分的信任和充足的财政支持。重能力轻资历的用人制度,使优秀的年轻人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美国人富于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人才竞争的用人机制。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教育体系的优点是以人为本。美国各级政府重视教育,是世界上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国家。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大学前100强排名当中,美国的大学占一半以上。美国的大学不仅数量多、质量好,而且具有多样化特征。除了世界一流大学外,美国还有许多普通大学和社区大学,为各种水平和志向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机会。此外,美国不但自己培养创新人才,而且凭借自己优异的创新环境从世界各地吸引人才。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资本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三种,大学教授文化资本比例大,企业家经济资本比例大。教育领域是一个与学历有关的被严密规则化的人才市场,能使得聪明的“小人物”扩大资本积累。因为文化资本不直接等同于经济资本,所以学校教育系统能正当地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自律性。学术职务权力寻租等教育领域关系化现象的出现,会使社会丧失部分公正性以及在学术上丧失激励性,年轻人的激情与聪明才智会被扼杀。不同的外界环境,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高等教育的教学思想、政府治国理念、社会舆论氛围等,造成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培养,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创新活动的外界环境条件,将会大大地提高人才创新的机会。

  创新人才的培养事实上是创造适合学生需要的教育,而不是去选择适合现行教育需要的学生。社会尤其是大学要有广阔的胸襟,给学者们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即使要评价,也要延长间隔,着重质量。英国的例子是: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每4到5年对高等学校的研究工作进行一次水平评估,评估结果直接影响拨款。这里需要关注的是,每人只需提交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4项。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