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给教育投入“拐点”把脉

2010-08-21 22:01:40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司振龙    发布时间: 2008-03-28 13:58:47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中国人的共识,通过教育改变下一代的命运是大多数农村父母的希望所在,然而,近日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对教育所能带来的收益变得不再乐观:中国教育投入可能出现“拐点”。(3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在笔者看来,称中国教育投入出现“拐点”,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诸多积弊导致的某种必然,倘若不“拐”,恐怕才是咄咄怪事。

    其一,“科教兴国战略”虽已提出很久,但家庭至今依然是教育投入的不二主体。让分散的“小农经济”自发地支撑起宏观的国民教育体制,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首先这意味着教育花费的绝对金额太高,尤其是对多半中低收入家庭而言,从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连绵“战线”的多个阶段,难免会耗尽家庭的全部积蓄,甚至需要举家负债方能勉强维持。2006年零点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家庭教育花费已接近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农村家庭每年用在子女身上的教育花费连续两年增长率超过20%,城乡贫困人群中有40%-50%的人说“家里穷,是因为有孩子要读书”。

    对此,政府虽然连年加大教育投入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中小学收费的确呈下降趋势,农村义务教育也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一定意义上缓解了个体家庭的经济压力,相比需求而言,仍是远远不够。

    其次,从1994年至今,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猛涨了约20倍,而国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不到4倍,学费涨幅远远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学费上涨的直接后果,是普遍加大了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与教育经费高速攀升相比,多数家庭的收入无疑陷入了负增长,这就使得作为教育投入主体的它们,完全丧失了继续支撑的能力――在2005年“两会”上,青海省人大代表程苏说,“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以上的纯收入”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笔者试问,如此的家庭收入,该如何抹平与教育投入之间的“天堑鸿沟”呢?在此窘境之下,茅以升、张维迎等经济学家遭人百般诟病的“学校劫富济贫说”纷纷出炉。微观“动手脚”折射出的正是宏观疲软,于事终究是无补。近期以来,“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呼声愈来愈烈,某种意义上而言,无疑也是家庭因教育投入而呈现“赤贫化”的表征之一。

    其二,如果说家庭收入的不足,甚至对比之下的负增长,已经使其丧失了继续支撑的经济实力,而日益呈现出的就业问题,则进一步摧毁了家庭进行教育投入的信心。从2001年到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0%左右,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透露:“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

    随着就业难的加剧,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也一降再降。在此背景之下,许多人选择了提高学历以增加就业砝码,“考研热潮”泛起,旋即却发现:教育花费的成本无疑在继续加大,然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提高学历,本以为加重了就业砝码,但仍然事与愿违,“计划没有赶上变化”。去年,某教育部官员曾斥责对与就业截然脱钩的“扩招”报以质疑者,称其说法是“新读书无用论”,可再简单不过的事实是:如果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在作为教育投入主体的家庭纷纷丧失信心、“撂挑子”的情况下,最终只能如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所言“高校将面临破产”。

    针对以上两点,我们要预防教育投入的“拐点”,首先需要政府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际支撑者,让家庭解放出来,至少不再“孤军奋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的投入,将由去年的1076亿元增加到1562亿元”。报告中关于“教育投入”的承诺令人振奋。但要打消人们的顾虑,仅增加投入还不够,需要做的还很多,如使教育资源更加公平,使高校育人方向与市场更加接轨,使就业渠道更加畅通等。因此,政府在加大教育经费的同时,还必须切实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使得他们学有所用,至少不能“毕业的终点就是失业的起点”。总之,教育投入的“拐点”,也是解决教育积弊的“契机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