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问责的关口还须前移

2010-08-22 13:37:27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奚旭初    发布时间: 2008-10-09 13:17:32



    据不完全统计,从9月14日开始,至少19名县处级以上官员落马。最多的一天,共有4名官员被问责。观察人士指出,毫无疑问,2008年行政问责密度远超往年,其问责范围之广、所涉官员级别之高,都堪称前所未有。(10月8日法制日报)

    进入十月,“问责风暴”持续发力。这是自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官员“问责风暴”,说明我国的问责制正在演变为一种严厉的常态程序;舆论纷纷为这一史无前例的问责风暴叫好,法律专家将之解读为问责制向制度化、法律化发展的一个积极信号。

    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目前的问责制还不完善,或者换句话讲,问责的关口还须前移,要跳出“出了事才有事,不出事就没事”的窠臼。剖析许多突发事故,不难发现一个共同之处,所谓“不出事”,所谓“没事”,其实已是“事已有”、“事很多”,但因为监管失监失管,遂使不到“出事”“就没事”,结果就是必然出事。而如果只是囿于事后问责,那么代价就是惨重的损失。

    权威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一年中因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500多亿元,相当于全国一年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还多。大量财富化为泡影,让人痛心疾首,更何况还有无价的生命。而尤让人无法释怀的是,6500亿元的损失中,属于天灾造成的却只有上千亿元。换言之,6500亿元损失中大部乃是人祸所致。源于人祸的所谓突发事件,每一个几乎都有如出一辙的轨迹,都是从量变到质变,最后在看似偶然的突发中找到了必然的归宿。

    发生了重大事故才启动问责制,恰是问责制中的软肋。甚至还可以说,正是因为不出大事不问责,正是源于日常问责缺乏下问题的积累,才会大事频出。由此可见,如果未能构建一种违规即追究、失职即问责的问责机制,而总是等到发生了重大事故才去问责,就难言问责的成功。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