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网络是个好东西

2010-08-22 04:58:03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徐迅雷    发布时间: 2008-07-03 10:45:38



    “网络化生存”已是许多人的现实。如果没有网络,世界将会怎样?

    有关调查表明:71.9%公众认为网络表达成为中国式民主新通道;52.4%的公众认为在总书记与网民直接交流后,中国网络会更有活力,网民社会参与意识会更强(6月30日《中国青年报》)。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样,中国网民数量已飞速发展至2.3亿;网民从最初的懵懂,“蜕变为今日的敢于针砭时弊、理性议政,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从网络本身来说,它是工具;从网络内容来说,互联网是媒体,是文化,是民意,是政务,是经济,是通信,是娱乐。网络已经成为“生活”,现在你要了解一点什么,上网基本能够获得答案。

    网络也让“人人皆媒体”成为可能。我建议今后用“书刊报网”一词来替代“书刊报纸”。书、刊、报、网,这“四级递进”的层次很分明,其中网络媒体容量最大、速度最快、受众最多。

    网络是年轻的。中国的网民更年轻,25岁以下网民占到51%,30岁以下的占70%左右。从1995年5月我国创办第一家互联网供应商到现在,才走过13年道路。有网友曾在我博客上留言,问我的名字和一个同名下载软件有啥关系,哈,我说:拜托,我的名字已用了43年,哪个网站和软件有这么大岁数?

    我国互联网短时间内飞速发展,先得感谢美国人发明了这玩意儿,然后得感谢网络供应商,还要感谢平面媒体提供大量新闻资讯,要感谢作为用户和主人的网友,最后得感谢一个相对宽松的制度环境。正是宽容宽松,繁荣了网络。

    网络是一个人人可以上去发言的地儿,没有太多的限制,你发个博客比在平面媒体上发篇文章要容易多了。许多拥有“首创发表权”的官方网站都有评论栏目,从我的发稿经验看,显然“网评”的尺度宽松多了,没有平面媒体那样有诸多“严格的尺度”。

    互联网已是一个开放的国度通向世界的必经之路,它带来的全方位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只有平面媒体而没有网络,许多事情都“没戏”,比如这个“华南虎照”事件,正是网络的持续接力才破解了真相,这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典例。

    当然,我们需要“辩证看网络”。比如有个网站为了炒作,就曾给“周老虎”颁奖,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个笑话。至于“网络软暴力”也确是存在的。由于有了互联网,人们走出封闭环境,逐步走向开放的公共领域,话语权在网上得到释放,自由带来了狂欢,很容易形成“网络合力”,瞬间就能干翻一位名流,这能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平等代偿”……但不管如何,我们不要轻言“网络暴民”。

    总的来说,网络是个好东西。政府通过互联网,可了解民情,可汇聚民智。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有网友高兴地说,“这是在宏观意义上承认网络民意的合法性”;而在我看来,这是一次在宏观意义上让网络更好更快地发展的契机。

    网络发展,需要更宽松更宽容的制度环境。网络不是“收紧了”就会运行良好的。对网络上的公民意见、社会批评,不应过于敏感,而应乐见“挨批”、习惯于“被质疑”。只要是合法的,在网络上发表多少批评或建言的言论,天也不会塌下来。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