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编制”?已经是很遥远的东西了

2010-08-22 05:30:35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岳振    发布时间: 2008-07-29 10:58:35



    时下,正是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求职高峰,已经称不上“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怀着各自的职业梦想奔走在迷迷糊糊的招聘席之间。在某省级电视台的招考报名现场,一位报名者问我:电视台是正规事业单位,这次招聘是不是有编制的?我被这样看似冷不丁而其实带有很高期盼的发问给蒙住了。编制?已经是很遥远的东西了,我这样对自己说。

    那位报名者对我说:“电视台的这次招聘应该是有事业编制的吧!?那样的话待遇就好得多了。”从他的眼神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对进入“体制内”那种强烈的期盼。我告诉他,他所期盼的那种“编制”可能是不会出现在本次招考的人员工作中,对于更多的解释,我也说不出来,因为“编制”这个概念,对于我这个已经参加工作快三年的人来讲,本身也非常模糊。

    为了弄清楚“事业编制”这个词语的含义,我查阅的一些相关资料,在网络有这样一种说法,或许是比较全面的: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经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事业编制可分为全额事业编制、差额事业编制和自筹自支事业编制三种,全额编制又叫全额财政拨款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基本待遇与公务员一致,多为一些公益性事业单位和部分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如城管、学校、农技站等;差额事业编制,由财政进行差额拨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挂钩,如医院和部分景点等;自筹自支事业编制,实际上与企业差不多,待遇和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多为一些服务型事业单位,如宾馆、培训中心等。

    按照常规,要想进入事业单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考试选拔。在有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招考时,不管存不存在所谓的“事业编制”,场面完全可与公务员招考相媲美。对“编制”的热情向往,更多的可能是源于“编内”与“编外”人员在工资、福利等各方面的待遇问题上的不公平。一个同样的职位,干着一种同样的活儿,同样的劳动付出,但是在最终的待遇体现上,可能就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状况。我当年在电视台做实习生的时候,目睹的情况是这样的:一个拥有电视台正式编制的编导、记者与其他聘用人员之间的劳动几乎没什么区别,然而“编内”人员似乎普遍比“编外”人员要懒散一些,但是在工资待遇上可能就会有天壤之别,有些“编外”人员甚至是零工资,只拿稿费。当然,诸如“零工资”这样的情况在目前可能是不会存在的,但是“人事歧视”的状况可能在很多单位里并没有彻底消失。

    同工不同酬,这是目前很多地方存在的一种最难以让人接受的“人事歧视”,导致同工不同酬的罪魁祸首就是“是否在‘编制’以内”。对于“编外”人员来讲,一纸劳动合同书并没有解决很多内部的隐性待遇问题,而这些,似乎都是“编内”人员特有的权利。这些“不可告人的秘密”破坏了正常的收入分配原则,但很多人只有无奈地选择忍受,别无他法。对于当下正在苦苦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们来讲,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必要对你们说出来:凭劳动和能力吃饭,比凭“编制”吃饭要踏实得多。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