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阜阳的“心酸”发人深省

2010-08-22 03:02:48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作者: 奚旭初    发布时间: 2008-05-08 10:46:02



    安徽阜阳市委书记宋卫平和记者见面时说,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都肯定了阜阳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并认为阜阳未隐瞒疫情,才帮我们洗清了冤屈。宋卫平说,在疫情防治最关键的时候,质疑声铺天盖地。误解比疫情更让人心酸。(5月7日法制日报)

    阜阳市委书记所说的误解,乃是指舆论对阜阳隐瞒手足口病疫情的质疑。现在真相已明,当时的质疑已被事实证明确是误解。然而平心而论,舆论的质疑,并非是要“妖魔化”阜阳,因此阜阳的“心酸”,真正催人深省的恰是为什么一事当头,人们宁可信其假,不愿信其真,成了相当普遍的社会心态?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信任危机,才是造成“误解”的深刻背景。其实,这样的“误解”,在别的地方也时有所见。种种“误解”,载体不一,相同的来龙去脉却几无二致:假作真时真亦假。一直以来,发生了事故灾难、公共事件等,一些政府部门的下意识就是守口如瓶,或者说了也是避重就轻,讳莫如深。

    除此之外,一些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也常出现朝发夕废的情形。还有一种现象,则是昨天还在辟谣以正视听,今天居然就成为事实。百姓犯晕之余质问:昨天言之凿凿,今天悉数推翻;昨天说是谣言,今天成了真的,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相信?在这翻云覆雨、真假莫辨之中,“质疑”成为公众的“思维定势”,恰是必然矣。

    被冤枉的阜阳很“心酸”,而这种“心酸”不该独阜阳才有。“心酸”集中映射出诸多深层次问题――如果说“宁可信其假,不愿信其真”敲了警钟:重建社会信任迫在眉睫,那么“重建”又该从何处开始,“重建”的关键又在哪里?于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作为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的法规,从法律层面上保证信息公开,使信息公开成为一种国家意志。从“不公开也无妨”变为“不公开不行”,用形象的比喻,条例的出台,终结了信息公开的“自由裁量”状态,也为终结像阜阳那样的“心酸”带来了机遇。



来源: 中国法院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