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杜树人:让你的笔燃烧起来

2010-09-04 18:37:37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http:// 华夏记者网    时间:2010-08-31 
    ● 杜树人


    在军事记者的眼里,笔就是枪,笔就是导弹,笔就是雷达,笔就是军歌,笔就是战士们的朋友。军事记者,其实就是一支写不秃的笔,就是一支能勾画出感天动地作品的笔。


    投入百分之百,才能赢得百分之百


    2001年,我写的消息《某团把休息日还给战士》,连拿三个奖:辽宁新闻奖一等奖、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篇消息为什么能获如此多的大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有幸”听到了一名战士的哭声,而我把这名战士的哭声当成了所有战士普遍的呼声。


    十年前,我下到连队当兵。一次我在连队猪圈附近转悠,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哭。顺着哭声传来的方向找去,看到一名战士蹲在墙角处,把头埋在了衣服里。我上前拍了他一下,于是,我们俩唠了起来。


    原来,他的母亲得了肝癌,已经到了晚期,医生说顶多能活两个月。我问,为什么不回去一趟,见母亲最后一面。听了这话,他摇摇头。我再三追问,他终于说出了原因,现在连队太忙了,不仅双休日不休息,就是节假日也不休,我哪好意思请假啊?我问他,那怎么办?他说母亲再三叮嘱,不让他回去,不听她的话,就是不孝子。说到这里,他的眼泪像开了闸门一样。我说,别着急,我给你请假。他一把拉住我说,千万千万别给我请假,我妈看我回去,肯定得生气。再说,连队太忙了,几个月没休过一天,我不能走啊!说完,他用衣服袖子擦了擦眼泪,低着头走了。


    望着他的背影,我心里非常难受。我懂他的心思,没有告诉连长、指导员。但是,这名战士无意中说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就是,连队几个月没有休过一天,这可是个问题啊!如果这个问题全团的连队都有,那可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别的团也存在,那可是个大问题啦!如果这个问题别的师也存在,别的集团军也存在,别的军区也存在,那可是个最大问题啦!


    于是,我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先查附近的三个团,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一个团半年没休过一天,一个团一个季度没休过一天,一个团半年只休了11天。又打电话问了几个团,回答说,双休日其实就是双忙日。忙什么?忙农副业生产,忙营建,忙迎接检查,忙打扫卫生,等。


    《内务条令》明文规定:星期六可以用于集体组织两用人才培训、科学文化学习、文体活动、农副业生产等,也可以用于营区内休息。星期日和节假日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安排休息。这就是说,没有特殊情况,星期日和节假日是不能被占用的。那么,什么是特殊情况?就是作战、抢险、救灾、执行特殊任务等。而农副业生产、营建、迎接检查、打扫卫生,算不上特殊情况,所以是不能以这些为理由来占用的。没有特殊情况占用战士的休息日,说轻了,是违规行为。说重了,是违法行为。因为,部队的条令是部队的“根本大法”。


    3个月后,某集团军的报道干事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有个好线索,某步兵团半年没有占用过一天战士的休息日。就是盖大楼,也不用一个兵。我听了后,非常兴奋,觉得这能写出一篇漂亮的稿子。因为,针对性极强,而且是正面报道。


    经过两天的采访,我就把稿子写出来了,主题是《某团把休息日还给战士》,副题是:“过去有句顺口溜:别问星期几,就是不休息;只要不出操,就是抡大锹;战士新编顺口溜:我爱双休日,活动真叫多;吹打弹拉唱,说笑真快乐。”我还写了一个编后,题目是《战士为啥怕过双休日》。正文写了这个团从过去占用战士的双休日到现在把双休日还给战士的经历,“编后”点出这一问题的普遍性、危害及错误之处。


    稿子见报后,引起强烈反响,不仅战士们称赞,就连师团一些主官也大加赞赏。看到这篇稿子受到普遍好评,我一鼓作气,又写了一篇4500字的调研文章,题目是《把休息日还给战士》,全文发表于《解放军报》2001年5月17日8版。这篇文章见报后,引来全军战士的叫好声。有人做过调查,百分之百的战士都喜爱这篇文章。这天的报纸,成了战士们心中最珍贵的报纸。有的把这篇文章剪下来,叠得整整齐齐,夹在了日记本里;有的复印一份,锁进了抽屉里;有的把这张报纸寄给了父母。某团一位报道干事做过统计,全团300多名战士的手里有这篇文章,大部分是复印的。


    一刀砍下掉个渣,千刀万刀变菩萨


    语不惊人雕不休,在对稿件的修改完善上,多年来,我一直秉承着以下三个原则:


    ◆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1991年秋,我到某师农场采访,发现这个农场的场长不简单。虽然他只读了两年书,却把一个底子薄、欠债多、人心散的农场管理得井井有条。可是,他不善言谈。采访了一个星期,就讲了几个故事,而且只有骨头没有肉。把我都急死了,于是就在外围找,谢天谢地,他的副手和下属总算讲了几个有情节的故事。


    回到报社,每当我拿起采访本看时,心里都发凉。稀稀拉拉记了几十页,加在一起,不到3000字。这可怎么写?一有时间,我就打开采访本,一个字一个字地品,一句话一句话地琢磨。终于,我琢磨出道儿来了。春节7天假,我写了7天,第一稿完成了,8000字。


    春节一过,军区办理论辅导班,我把稿子带到课堂上。休息间隙,我拿出稿子看,想改一改。著名作家刘兆林和我同桌,他把稿子要去扫了一眼,说:这是第一稿吗?我说:是!他说,我看你这第一稿写得不错,不用改,我给你推荐到哪一家杂志,肯定能发表。我半信半疑地说:能吗?他笑笑说,确实写得不错,没问题!我说:谢谢!我还是多改几遍好。看我执拗的样子,他微笑着说:你的想法很对,改稿,不仅是文字的训练,也是思维的训练。我也认为,改一遍有改一遍的收获。从这一天起,我就开始改。一直改了4个月,也不知改了多少遍。反正我满意后,才发了出去。


    稿子送到社长手里,社长看完,写了两页纸的感受;稿子呈到军区政治部领导手里,领导写了11个字:可作为军区领导干部典型;稿子到了《辽宁日报》一编委手里,编委配了一篇评论;稿子到了《解放军报》社主编手里,主编决定发一个整版;稿子到了《人民日报》社国内政治部主任手里,他亲自操刀编了近4000字。更可喜的是,这篇稿子进了几家大学新闻系的课堂,作为范文进行分析。改这篇稿子,我有一得:一篇稿子,只要自己不满意,就要改下去,直到改到自己叫好为止。


    ◆改到采访对象满意为止。


    写稿子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作者和被写对象的互动。我一直认为,一篇稿子要写得精彩、准确、深刻,既需要作者的投入,又需要被采访对象的投入。只有双方密切合作,撞出火花,才能写出读者喜爱的作品。


    所以,在采写过程中,不仅需要调动作者的情绪,而且需要调动采写对象的情绪;不仅需要打开作者的知识之库,而且需要利用采写对象的知识之库;不仅需要激发作者的灵感,而且需要激发采访对象的灵感;不仅需要作者字斟句酌,而且需要采写对象参与修改。要让采写对象明白,他们不但是采访时的主角,而且是写作时的主角。


    1995年,我到哈尔滨采访某集团军干休所政委林正书。采访了近一个月,写了半个月,改了半个月。写作时,我把自己关在屋里,电话掐断,敲门不开,聚精会神,寻找感觉。写着写着,感觉来了:我不是作者了,而是一个与主人公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回到过去的年代,走进大兴安岭的沟沟坎坎,一起挖坑,一起埋电线杆。我们在山上住了六个月,没有洗过澡,没有尝过水果。衣服脏得发亮,每个人的脸上被蚊子叮了不少包。老百姓给我们编了一句顺口溜:“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要饭的,走到跟前一问,是架线的。”


    稿子写完后,给林正书的妻子张晓玲看。她说,写得很感人。不过,有一段可以加上。她说,林正书当政委后,得了肝癌,领着施工队在野外干活,天天晚上十点后才回家,150斤重的身体变成了90多斤。我心疼啊,他不回家我睡不着觉。不到两个月,我就掉了十几斤……我觉得她的建议很好,就在最后一章开头,加了这样一段:


    “马路上嘈杂声消失了。起风了,玉兰树梳理着自己的鳞甲,奏着小夜曲。‘嚓嚓’,一阵脚步声,张晓玲去开门,失望了,有人到邻居家。她又坐在那把摇摇欲坠的椅子上,眼皮开始打架了。‘嚓嚓’,朦胧中,听到一阵脚步声,她急忙去开门,又失望了,是过路的人。回到屋里,坐在儿子的床边,眼睛睁不开了。‘咚咚咚’,她跑去开门,原来是一阵风……”


    这一段,受到读者的好评。如果不与被采访对象互动,就会留下永久的遗憾。


    ◆改到读者满意为止。


    有人可能会说,稿子还没发表,读者也看不到啊?再说啦,如果读者看到了,你也改不了啦?我的回答是,没发表也能让读者看到。


    我说的读者,是部分读者,或者说是身边的读者。稿子在发表前,你可以让家里人看,你可以让同事们看,你可以给领导看,你可以给采访对象看,你也可以给部分官兵看。这些人,当然可以称为读者。这些读者看完后,你可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哪里写得好,哪里有欠缺,哪里应该保留,哪里应该砍掉。综合他们的意见,你认为对的,就采纳。你认为不对的,就舍弃。我觉得,如果时间允许,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修改方法。


    修改和写作一样,也不能闭门造车。我在写《继母情》时,改了至少上百遍。实在改不动了,我就把稿子复印几十份,给身边的同志们看,给部分官兵看。结果,我收到了不少好建议。


    有漂亮的故事,才会有璀璨的作品


    ◆选择独一无二的故事。


    独特,就是没有听说过。没有听说过,你在通讯里讲了,就很新鲜。新鲜,就会吸引人。


    比如,我在写《军中孔繁森――林正书》时,选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早操,林正书发现战士邹玉宽的眼睛有些失神,收操后,就把小邹叫到跟前,问是不是家里出了事儿,小邹支支吾吾地没有说。林正书诚恳地说:“不要再瞒了,说出来吧!”原来,前几天小邹家里接连来了两封电报,说母亲病危,让小邹回去见最后一面。考虑到连队施工紧张,小邹就把此事埋在心里,没有告诉连队干部。林正书马上给小邹请了半个月假。小邹到家第二天,母亲就去世了。办完母亲的丧事,小邹提前一个星期归队。看到小邹臂上的黑纱,林正书心里明白了,他为自己的战士提前归队而感动,也为其过早失去母亲而悲痛。“连队应该为小邹的母亲开个追悼会”,他把自己的想法一说,连队干部都表示赞同。连队会议室,哀乐低回,全连官兵表情肃穆。小小的追悼会,给邹玉宽以莫大的慰藉,也在全连战士心头激起层层涟漪……


    这个故事是独一无二的。


    ◆选择震撼人心的故事。


    什么是震撼人心的故事?第一次听时或看时流下了眼泪,第二次听时或看时仍眼泪汪汪,第三次听时或看时眼睛还是湿湿的。能使人哭三次,肯定是震撼人心的故事。


    我在写《继母情》时,就选了这样一个故事,是通过主人公的大儿子陈刚讲述出来的:


    有一件事,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一天早晨,他和妹妹在上学的路上,被邻居的一个阿姨截住了:“小刚,你后妈对你们咋样?”“好着哩!”两个妹妹把话抢去了。“骂过你们没,打过你们没?”“没有没有!”小刚大声回答。“时常给你们做好吃的不?”“做,我们几个先吃,她尽吃剩下的。”那位阿姨露出怀疑的目光:“小刚,也许你妈在后头单个吃好的呢,不信,你们回去看看就知道了。”孩子毕竟是孩子,听了这话,小刚和妹妹心里打起了转转。几个孩子一商量,便折了回来。小刚轻轻地打开门,猫着腰钻进走廊,趴在门玻璃上一看。愣了……母亲坐在嘎嘎吱吱的破椅子上,眼前斑斑驳驳的木桌上放着两个粗瓷大碗和一个小碟。一个碗里盛着发黑的锅嘎巴,一个碗里盛着开水,小碟里盛着咸菜条子。只见妈妈夹起一块嘎巴放进嘴里,使劲嚼起来。锅嘎巴太硬了,崩到桌上一块,她捡起来,吹了几下,又放进嘴里,腮上立时鼓起小包,一动一动的。嚼呀嚼呀,孩子们的眼睛潮湿了。嚼呀嚼呀,孩子们的嘴唇哆嗦了。嚼呀嚼呀,小刚抹着眼睛撞开了门……


    这个故事,我给不少人讲过,没有不掉眼泪的。我给有的同事讲过三次,三次都掉眼泪了。这就是震撼人心的故事,要把它用在关键之处,也就是高潮之处。


    ◆选择越嚼越香的故事。


    故事,像白开水一样,一下子就看到了底,没有意思。要像巧克力、话梅一样,能品出滋味来,读者才会愿意看,才能去看第二遍。


    我在写《继母情》时,还用了这样一个故事,是通过主人公的口讲出来的:


    “去年冬天,天气冷得能冻死人,我下班回来做好饭菜端到桌子上,等着几个上学的孩子回来。可是左等右等,都要掌灯了还不见人影。我急了,就顺着孩子们上学的路往前迎。走着走着,看到路边垃圾堆上影影绰绰有几个孩子,正在猫腰干着什么。我侧着耳朵一听,像是咱家的孩子。我走过去,一看可把我气坏了,小刚、小英和小宏在垃圾堆里捡着什么,脸上一道道的黑印子,衣服上落了一层灰。这几个孩子真淘气,我扬起了巴掌,可是我想到回去孩子们就得吃饭,这时若打了他们,饭准吃不好。我把手撂下了,说了声:赶紧回家,以后不准贪玩!几个孩子乖乖地跟着我走了。饭后,我又训了孩子,小刚和两个妹妹都说再也不敢了。一个月后春节就到了,几个孩子叽叽喳喳的,显得特别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说有笑,我也乐了。年三十晚上,我做了8个菜,还拿出了酒,全家人痛痛快快地吃了一顿。12点钟后,我煮了饺子,先舀了一碗,又倒了一盅酒,摆在老陈的遗像前。我喝了几盅白酒,有点醉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喝酒也是第一次醉,它勾起我的往事,我流着泪对老陈的遗像说:老陈啊,孩子们盼你回来过年,我也盼你回来过年,咱家就缺你了,你看见了吧,人家孩子在父母跟前能得到的,咱家的孩子也没亏着。道修,你能给我托个梦吗……我正说着,孩子们在我背后齐刷刷跪下了,陈刚双手托着一条蛋黄色的围巾,说:妈,这是我们用卖破烂的钱买的……我心里一下子明白了,真后悔当初错怪了孩子们。当时我把孩子们一个个拉起来,面对着老陈的遗像说:道修,你听见了吗?孩子们多懂事呀……打这以后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了,遇到不顺心的事,一想到孩子们,心里踏实多了。是孩子们给了我勇气,快乐和希望啊!”


    一篇能产生影响的通讯,必须要有好的故事做支撑。你想让稿子见报,你想让你的稿子打动读者,你想让你的稿子产生巨大的能量,你想让读者永远记住你的稿子,就必须寻觅到新鲜的、独一的、感人的、回味无穷的故事。


    杜树人:辽宁朝阳人,1959年生,1977年入伍,主任记者,现任沈阳军区前进报社副社长,大校军衔。当记者30年,4次荣立二等功,1次荣立三等功,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十佳新闻工作者。在媒体上首次提出“科技练兵”概念;参加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和2008年抗震救灾报道;发现并报道了9个在全国全军有重大影响的典型;65篇作品获各类新闻奖,其中5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10篇作品获军队新闻奖一等奖,12篇作品获辽宁新闻奖一等奖;2009年获第十届长江韬奋奖。(稿源:青年记者)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南京大爆炸被指祸起违法拆迁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