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倡议不是破解“基层推诿”的药方

2014-07-25 05:42:15

消息来源:中国法治 评论
 13日,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针对依法逐级走访工作表示,对于上级机关不予受理的越级访,基层特别是有权处理的部门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卸责。(6月15日 《新京报》)

 

    在上级机关不受理越级上访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借鉴枫桥经验,将问题化解在本地、化解在萌芽阶段,应是信访改革的初衷。信访官员也提出了倡议,要求“基层部门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卸责信访案件”。然而,如果倡议只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中,就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想想看,近年来越级上访,为何越演越烈?这里面,固然有青天情节作怪,但更最主要原因,恐怕是“上访管用”。试想,同一个信访事件,如果上级关注了,一周就可能解决。倘若,在地方耗着,一年也不会有动静,群众会走那条路?群众迷信“上访管用”,其实就是对基层单位推诿卸责、效率低下的“用脚投票”。毕竟,能在本土解决诉求,谁也不愿意费时费力的去折腾!

 

    事实上,越级上访的根源,大多是基层政府不作为、乱作为。而取消越级上访,没有了信访排名的压力,却要求地方政府能主动而为,破解自己惹的祸,可能么?比如,近期舆论热议的300儿童铅超标事件,官员用“超标原因不能确定,嘴里咬铅笔也可能超铅”回复敷衍。倘若,没有上级的压力,他可能改口么?

 

    应该说,取消信访排名、非正常上访,有利于帮官员结束看访、截访等信访乱象,以便腾出精力来,更好的以问题为导向,把矛盾化解在本地。但同时,也要预防官员“无压一身轻”,把群众的诉求束之高阁。信访官员告诫基层不许推诿,应该说是发现了苗头。然而,让基层部门不推诿,一句倡议并不是药方。

 

    保证基层部门不推诿,靠倡议不如靠制度。一方面,不受理越级访,信访部门不能认为这是甩包袱。相反,腾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信访部门,更应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比如,加大对官员推诿,造成矛盾上移的监管、追责力度,让地方官员在取消非正常上访后,也不敢偷懒。另一方面,要完善网上信访的受理制度。要让访民,即使不到省城、不进京,也要起到同等效果。保证取消信访排名、非正常上访后,让地方政府依然感觉到信访压力。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

相关专题:印度孟买连环爆炸死伤人数上升

频道
分站

中国法治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4 by Chinaruleoflaw.net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du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备案号:京ICP备090014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63号 许可证号:京ICP证140110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3531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14)0781-181号

关于我们 | 关于中国法治 | 联系方式 | 学会动态 | 编辑部 | 法治编辑部 |